常州市新型碳材料产业交易运营平台

服务网店 我要开通网店
网点名称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简称研究院)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武进区人民政府于2011年9月26日共同出资创建,属公益性科研型事业单位,是全球第一家石墨烯研究机构,位于风景秀丽的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内。   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行投入多元、资源开放、人员流动、成果激励的机制。   研究院是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素材料分技术委员会薄层石墨材料工作组承担单位(秘书组)、江苏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获批建设江苏省(常州)石墨烯产业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材料研究所、江苏省先进碳材料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州市石墨烯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等。   截至2014年12月底,研究院有员工57名,其中博士15名;已建成14000平方米的综合性研发基地,建有薄膜材料、粉体材料等11个专业实验室和分析测试中心,仪器设备原值2000多万元。   建设目标:全球石墨烯行业领先的新型科研机构。   职能定位:把握石墨烯研究动态、引领石墨烯技术开发、推进石墨烯产业发展。   建设路径:搭建平台、引进团队、孵化企业、培育产业。

盛荣生

盛荣生为2011年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2012年江苏省双创计划、2013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引进的高层次海归人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获批入选江苏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苏省科技创业优秀民营企业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常州市元林创业精英奖、金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金坛市金沙英才计划突出贡献奖等省市级奖项

暴宁钟

长期致力于石墨烯、人工晶体、钛酸盐等功能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工作,并努力实现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业生产和应用。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能源部、中石化联合会科技指导项目等十余项项目。在JACS、AIChE J. 、Nano Lett.、Chem. Mater.等化学化工材料类国际一流期刊发表SCI论文76篇,被Nat. Chem.、Chem. Rev.、Adv. Mater.、JACS等他引2358次,单篇最高390次,被列入高被引论文(学术领域最优秀的1%之列),H因子为29。担任NGP-Sci.Rep.等国际期刊编委。合著英文专著5篇。申请19项授权11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研究奖、江苏省333工程青年领军人才、江苏省创新团队计划-团队领军人、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优秀人才等荣誉。多项成果获得转化,产品实现规模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李修兵

主要从事石墨烯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和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方面的研究开发等工作。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收录文章20多篇,申请专利20件,授权专利9件。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六项省、市、区科研、开发、研究项目,获得资助经费数百万元。主要研发方向包括: 1)少层石墨烯粉体和单层氧化石墨烯粉体产业化制备; 2)导热、阻燃石墨烯基塑料复合材料; 3)导热、抗静电石墨烯基橡胶复合材料; 4)高导热石墨烯基界面材料; 5)散热、防腐石墨烯基水性涂料; 6)高导热绝缘双面胶贴; 7)石墨烯超级电容器。

魏伟

常州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被遴选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江苏省“科技副总”特聘专家、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常州市“831工程”首批中青年骨干人才。 担任《ActaMetallurgicaSlovaca》期刊编委、多家国际刊物审稿专家。主要研究块体纳米结构材料、材料成形加工技术、钢铁及有色金属表面改性。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1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企业委托项目5项,设计建立产品生产线3条。发表论文7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4项,参编中文专著3部,受邀在Wiley-VCH出版专著中发表专题评述,指导硕士研究生13名,主持建设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和1个“功能纳米结构金属(中-俄)联合实验室”。

陈明亮

本人现任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共建石墨烯应用联合研发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常驻助理研究员。本人拥有长期的海外(韩国)留学经历(2003年-2011年)和工作经历(2006年-2011年);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任职博士后一职,主要科研方向为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改性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过韩国高校优秀博士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和江苏省博士后基金,并参与多项韩国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项目和市级项目等等。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SCI收录40篇,申请专利8项,并受邀作为主要撰写人编写Handbook of Photocatalysts: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s (Nova Publisher (USA) p153-190 (2009));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连续3年被Mar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收录在年度科学家名录里。2015年受邀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期刊《决策》做了关于石墨烯产业化调查的专访,并于2016年2月刊登在《决策》期刊上。

刘白玲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1986-1988)、英国利兹大学(2004)访问学者。国家教育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首批入选者,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993-2000年任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0年12月调入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任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皮革化工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2001-2006)、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发展重大项目总经理。先后赴德国、韩国、法国、荷兰、瑞典、香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访交流、建立合作关系。长期从事胶原化学、酶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生物降解研究。先后负责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中科院应用与发展重大项目、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以及多个企业委托项目等30多项。

吉成

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新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和机理等方面研究,研究领域涵盖新型碳材料、硫族半导体纳米材料,稀土荧光材料以及新型压电单晶等。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南京创业人才321计划、常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省部和地市级项目。

    共 10 条
  • 1
  • 请选择
    跳至